国旭科技(www.xdns.cn)域名资讯4月9日消息
Think 2018是全球尖端科技创造者和行业领袖的一次“跨时代之约”。这不只是一场盛会,更是一次面向全球思考者的全方位深度对话。
在时代变革之际,探讨如何打破常规,创造新的思维体系是形势所趋。Think 2018都给大家带来什么新鲜玩意儿和理念了呢,一起来看看。
全球最小的电脑
在IBM Think 2018大会上,IBM研发的全球最小的电脑新鲜出炉!有多小呢?就像盐粒一般小!
比起上一次“世界最小电脑”有了巨大的飞跃,当时引起轰动的是2015年推出的密歇根微型Mote,直径2mm。
所谓浓缩的都是精华,这个小小电脑也不例外。它具有和1990年的x86芯片相同的的计算能力,它具有十万个晶体管数量,能进行数据计算,逻辑分析等。
而且,人家功耗超低!成本十分廉价!还有快速部署的能力!猜猜它成本多少?只有0.10美元,约合人民币0.6---0.7元左右!这也太便宜了吧......
这个微型电脑可以记录一个产品从制造到最终到用户手中的整个过程。通过扫描标签,用户可以详细查看其历史记录,并确保它不是仿冒品。报道称,IBM目前正在测试世界最小电脑的原型机。
格加密
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滋养了一大批网络黑客。科学家预计,未来五年内,黑客所掌握的新型攻击手段将令目前的安全措施无所适从。
举个例子来说,几年后诞生的拥有数百万个量子位且支持容错的通用型量子计算机将可以快速筛查各种可能性,解密最强大的通用加密算法。面对如此劲敌,现在的安全防护措施太菜了。
所以,必须见招拆招。敌人进步,咱也得进步。IBM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名为格加密的新的安全技术,该技术可以把数据隐藏在一种名为格 (lattice) 的复杂代数结构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数学中,格表示那些人们认为很难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最短向量问题,即找到网格中距离原点最近的点。
即使量子计算机强大到足以攻破当今的加密技术时,密码学家也可以利用这些问题的难解性来保护信息。
其实现在在传输文件的时候,文件也是被加密的。只不过文件在使用时会被解密,这就让黑客钻了空子。
而FHE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核心就是让多方用户可以在文件加密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计算。
去年12月,IBM科学家向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提交了后量子加密技术,希望其可以用作全球标准——这意味着我们向网络安全竞赛的终极目标又迈出了一步。
AI偏见
对的,AI也会有偏见!而且在未来五年内,有偏见的AI会越来越多,这就像电脑病毒一样,迅速滋生。
AI哪来的偏见?这跟输入进AI的数据有关。比如,不良数据可能含有含蓄的种族、性别或意识形态偏见。
但是,我们不能看着事态就这么发展下去,要创造出在做决策时能够应用特定的人类价值观和原则的机器,还世界一个公正的AI!
要开发这样的AI,关键就是要做到,在进行数据开发和AI训练时,尽可能避免偏见。
为此,IBM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来减少训练数据集中可能存在的偏见,这样之后利用该数据集进行学习的AI算法就能尽量保持公平。
IBM科学家还设计了一种方法来测试AI系统,即使没有训练数据也可以使用。这项研究提议,设立一个独立的偏见评分系统来确定AI系统的公平性。
与此同时,AI系统通过发现、理解并指出人类在决策过程中的自相矛盾,也可以揭示出我们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公平、狭隘和认知偏见,继而促使我们采用更加公平公正的观点。
密码锚定
在未来5年内,密码锚定 (cryptographic anchors) 和区块链技术将保证产品从生产源头一直到客户购买的整个过程都真实可信。
每年,欺诈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在某些国家,一些特定的救命药中有近70%是假药。
一条供应链往往由分散于多个国家的数十个供货商组成,链条如此复杂,很难提防不法分子在其中搞鬼,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假钞、假化妆品,甚至假鸡蛋。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两项技术可以成为防护墙:密码锚定和区块链技术。
密码锚定是IBM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的一种可以防篡改的数字指纹,可以被嵌入到产品或零部件中,并与区块链相链接。
数字指纹有不同的种类,当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时,它可以成为验证产品真伪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例如,一种用于疟疾验血的塑料医疗器械目前在全非洲有数百万的仿冒品,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浮雕技术可以在产品上添加一个无法修改的光密码。
此外,还可以在每颗疟疾药上涂抹少许可食用的磁性墨水。只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一下,医生或患者就能立即验证药物是安全的真品。
未来5年内,随着微流控芯片技术、封装平台、密码学、非挥发性内存及设计的进步,这些系统将从实验室走入市场。
量子计算
5年之内,量子计算将走出实验室,成为众人皆熟的事物!目前,大多数人还不了解量子计算,认为这只是科学家才要研究的东西。
但是,未来五年内,这一局面将被彻底打破,量子计算要走进观众视野。
量子计算将被融入到各种课程中,并且成为参与全球科学和工程项目的必备条件。甚至,它将成为一项毕业考核标准,不懂量子计算?别想毕业!
全球每所大学都将开设量子计算的课程,并通过在云端的量子计算机上运行的真实试验来培训学生。
业内将出现新的开发人员群体。计算机科学课程的“编码”概念中将有一个量子专题。人们将同时学习量子算法与信息理论中的经典算法。
5年之内,业界将发掘出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一同使用)的用武之地,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特定的问题。最先尝试的一批企业无疑将在量子计算时代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