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旭网络(xdns.cn)域名资讯01月24日消息
第一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一、 互联网基础资源概述
截止2016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8亿个,拥有Ipv6地址21188块/32。
我国域名总数为4228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年增长为25.9%,达到2061万个,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为48.7%。
我国网站总数为482万个,年增长14.1%; “.CN”下网站数为259万个。
国际出口带宽为6,640.291Mbps,年增长23.1%。
二、 IP地址
截止2016年12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21188块/32,年增长2.9%.
全球IPv4地址数已于2011年2月分配完毕,自2011年开始我国IPv4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截至2016年12月,共计有33810万个。
三、 域名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域名总数增至4228万个,年增长36.3%。
截止2016年12月,中国“.CN”域名总数为2061万,年增长25.9%,占中国域名总数比例为48.7%; “.COM”域名数量为1435万,占比为33.9%; “.中国”域名总数达到47.4万。
四、 网站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站5数量为482万个,年增长14.1%.
五、 网页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页6数量为2360亿个,年增长11.2%。
其中,静态网页数量为1761亿,占网页总数量的74.6%;动态网页数量为599亿,占网页总量的25.4%。
六、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6,640,291Mbps,年增长率为23.1%。
第二章 企业互联网基础建设状况
一、 计算机使用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全国使用计算机7办公的企业比例为99.0%。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企业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二、 互联网使用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全国使用互联网办公8 的企业比例为95.6%。企业互联网办公的使用比例首次突破90%,且与计算机使用比例间的差距缩小至近年来最低。
三、 宽带接入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通过固定宽带接入方式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9为93.7%;通过移动宽带接入互联网的企业比例达32.3%,相比2015年上升8.4个百分点。
第三章 企业互联网基础应用开展状况
一、 基础互联网活动的开展
(一)信息沟通类互联网应用
截至2016年12月,在接入互联网的企业中,有91.9%的过去一年使用过互联网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其中有63.7%的企业建有企业邮箱。
此外,分别有77.0%、73.3%和63.6%的上网企业通过互联网了解商品或服务信息、发布信息或即时消息、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
(二) 内部支撑类互联网应用
截止2016年12月,86.4%的上网企业使用网上银行;82.36%的上网企业在互联网上与政府机构互动、在线办事;使用互联网辅助基本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鼻裂相比2015年有所上升,开展网络招聘、在线员工培训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61.7%和31.9%。
(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截至2016年12月,有92.4%的企业采取了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一题备受关注,企业需求日益迫切、要求逐渐提高,扎起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也随之不断增加。调查显示,在杀毒软件、防火墙上付费的企业(包括仅使用付费和免费、付费都使用)比例达51.4%,相比2015年增加超过25个百分点。
二、 基层互联网专职岗位设置
截至2016年12月,有42.4%的企业在基层设置了互联网专职岗位,相比2015年的34.0%有大幅提升。100人及以上规模的企业设置专岗的比例均超过一半,上升明显;但5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发展缓慢,专岗设置比例相比2015年变化不大。
第四章 企业运营中的互联网应用状况
一、 企业运营流程核心环节中的互联网应用
(一) 供应链各环节的互联网化改造
截至2016年12月,60.0%的上网企业部署了信息化系统,相比2015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其中分别有50.4%、28.2%和25.9%的企业建有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截至2016年12月,全国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为45.3%。“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交易额翻两番。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依然保持稳健增速,企业的参与程度持续深入,开展在线销售的比例大幅提高。
截至2016年12月,全国开展在线采购的企业比例为45.6%。得益于互联网金融、云服务等新兴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发展,服务于企业采购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在向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转型,企业的在线采购流程更加便捷、安全。
截至2016年12月,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12活动的企业比例为38.7%。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营销推广渠道,并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快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扮演着关键角色。
2016年,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的比例相比去年上升近5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13年以来的增长趋势。随着企业品牌推广意识提升、电子商务日益普及,以及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逐步规范,互联网营销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各种主流互联网营销渠道中,即使聊天工具营销推广的使用率最高,达65.5%;电子商务平台推广、搜索引擎营销推广分列二、三位,使用率分别为55.1%和48.2%。即时聊天工具、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引擎,长期占据企业互联网营销推广渠道的前三位置。
(二)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有9.5%的企业部署了网络安全硬件防护系统,另有22.3%的企业部署了软硬件集成防护系统。2015年,企业对软硬件集成防护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紧部署软件防护的企业比例下降近6个百分点。
(三)互联网专职团队设置与员工信息技术培训
截至2016年12月,有32.9%的企业设置了互联网相关工作的专职团队,负责互联网运维、开发或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工作,相比2015年有明显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员工信息技术培训程度平均自评分为4.6分,相比去年的4.3分有所上升,提高企业员工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第五章 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互联网应用情况
(一) 移动互联网营销推广
在开通过互联网营销的企业中,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的比例为83.3%,相比2015年的46.0%增长近一倍,其中高达67.8%的企业使用了付费推广。随着消费者向移动互联网全面转移,移动流量保持高速增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专注于移动互联网营销推广的产品逐渐成熟,并得到企业客户的认可和接受。可预见的是,在未来较短的时间内,移动互联网营销推广的使用比例将逐渐接近整体互联网营销推广比例,市场规模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图23 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开展情况
在各种移动营销推广方式中,微信营销推广使用率更高,为75.5%。尽管企业移动推广渠道的使用情况相比2015年变动不大,但从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公布其移动营收占比突破关键转折点可见,企业客户正在转向移动营销市场。
图24 企业各移动互联网营销渠道使用比例
(二) 云计算、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认知与应用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对云计算、互联网与大数据三类新技术的认知比例分别为57.9%、53.4%和52.1,与2015年持平。
企业对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采用/计划采用比例,相比2015年提升明显,均已接近或超过20%。2016年,得益于政府鼓励,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践获得政策支持,全社会创新氛围已经形成,并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三) 创新服务与智能制造的认知与开展
调查结果显示,服务业企业对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协作平台等创新服务模式的认知比例分别为65.9%、51.3%和41.7%,与2015年基本持平。
图27 服务业对创新服务模式的认知情况
服务业企业已开展或计划开展相应创新服务模式的比例为25.6%、19.0%和14.0%,相比去年上升明显。
图28 服务业对创新服务模式的采用/计划采用情况
相比2015年,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制造”领域中的自动化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网络化协同制造的认知比例有所下降,对柔性化生产和定制化生产的认知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
图29 制造业“智能制造”的认知情况
与服务业企业对新模式的积极实践相比,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和模式的采用/计划采用则相对谨慎。其中,仅定制化生产的采用/计划采用比例相比2015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
图30 制造业“智能制造”的采用/计划采用情况
二、互联网规划与企业战略的融合
本次调查显示,决策层主导互联网规划工作的企业比例达22.7%,相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互联网规划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图31 决策层主导互联网规划工作的企业比例
三、企业对互联网发挥作用的认可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互联网能否帮助解决各项经营管理问题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示认可。2016年,企业对互联网在市场经济环境、经营制度、财务、生产制造方面发挥作用的预期显著变强。与2015年相比,企业对互联网所能发挥的作用有较强预期的比例均出现提高,但对不同问题的排序有所变动:采购、销售、人才问题排序下降,经营制度、财务、生产制造的排序上升反映出互联网解决企业核心问题的能力正在提高。
图33 企业对互联网作用有较强预期的比例变动
本文来源:CNNIC